12月6~8日,來自全國20個城市,80支優秀的隊伍,700多名師生在北京地震與建筑科學教育館一同參與2019-2020年度未來之城中國區展評活動,精彩的雙語演講,激烈的現場答辯,充分地展現了孩子們關于未來的奇思妙想。本次展評活動,我校國際部的Thirteen小隊榮獲全國中學組二等獎。
.jpg)
賽事背景
未來之城項目(Future City Competition,簡稱 FCC)由美國全國工程師周基金會組織的一項面向青少年的教育課程和賽事活動,距今已有28年歷史。其核心是通過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項目制學習,對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STEAM)等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本年度的主題是“清潔水源,流向未來”---要求學生們選擇一個威脅城市供水的因素,設計一個彈性系統,以保證清潔飲用水的可靠供應。
.jpg)

自8月29日起,同學們利用集訓時間和其他的空閑時間備賽完成5項挑戰任務,于11月15-17日,在我校舉辦的2019未來之城滬蘇地區作品展評活動中榮獲中學組二等獎、最佳文化與歷史資源結合獎,并成功晉級未來之城全國總決賽。

全國總決賽是為期兩天的現場評審為展示答辯評審和模型評審現場評分,評審來自于建筑、交通、能源、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各高校研究所的專家學者。我校今年城市選址為吐魯番,城市設計旨在解決未來干旱缺水性城市的用水問題、現有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除通過緊張而又激烈地評審答辯外,現場,同學們積極與其他學校的同學、老師、現場觀眾交流溝通,互相學習模型制作和項目管理經驗。

我校應東序同學的媽媽表示,恭喜康橋團隊在北京的全國賽榮獲二等獎,應東序作為隊長,學習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期間的各種碰撞與磨合讓他學習到了責任與擔當。相對于獲獎,參與和完成整個項目的過程最重要,三個月的努力終有收獲,希望你保持這份干勁,繼續努力加油。


華東康橋“狀元養成計劃”旨在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專業潛能,培養孩子們擁有在人生中無數挑戰中從容應對的能力。每一場大賽都離不開孩子們艱辛的付出,但比獲獎更加重要的是完成每個項目的過程與經歷,團隊合作運用知識能力完成挑戰的過程,是現場與來自全國優秀學生交流的過程,是完成每一個項目后反思成長的過程。深信每一場活動,你們都能收獲伴隨一生的能力和無比珍貴的友誼,讓我們一起期待,孩子們的人生之路更加精彩。